实用经验总结——项目钢筋节约控制实施措施
工程项目施工环节钢筋节约控制实施措施
一、实施本措施的目的
为节约成本,减少施工过程中钢筋浪费,特编制此实施方案。本方案适用阶段为钢筋下料、加工、吊运、下脚料利用等阶段。目标控制钢筋损耗率在3%以内。
二、各阶段主要运用的节约措施
实际工程中,需要的钢筋长度千差万别,要求用较短的整尺钢筋下料后短头最少或者为零,针对下料单组合排列及工地实际情况,必须对下料单进行优化。
首先做好第一步数学管理工作,钢筋下料单的组合整理,在审核下料单后我们必须进行下一步工作:把所有同强度等级同直径的钢筋依长度由长到短的顺序进行一次组合排列,从中去发现一些规律,然后再决定其他工作。
在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规格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不应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续下料(通常做法),而应根据组合排列的规律先截长料,再做短料。这是钢筋下料时节省钢筋的一项原则。
(2)半成品堆放及调运阶段
半成品堆放混乱,标识不清,吊运时有错吊和多吊现象,如能将所有的半成品钢筋按规格、品种、分区堆放并对其用途、数量进行标识,并由专人对钢筋的调运进行指挥,即能减少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浪费。应做到在发料前增加查料工序,所需发料的位置和数量准确。
消除了因指挥吊运错误而造成的操作面半成品多余或缺少。其次在操作层按照料表接收钢筋,增设的在操作层接收半成品钢筋的人员,认真按料表核对吊运到操作层的半成品再准确地指挥塔吊,将钢筋直接送到绑扎地。既加快了操作层的吊运速度,又增加了半成品到达位置准确性。
(3)下脚料利用阶段
钢筋切断机旁堆放无序,查找和拿取极不方便,影响了下脚料的再利用,下料人员查找和拿取余料极不方便。科学堆置下脚料,合理、迅捷使用下脚料也是一个节约钢筋的好措施,可以按照下脚料按规格不同,统一一头齐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尺,清晰地分清了各种的长度,为便于查找合适长度余料,创造了条件。
三、效果检测及纠正
(1)每月进行一次钢筋使用分析,将实际使用量和计划使用量进行对比,指出超耗或节约原因并做好记录。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持续改进。
(2)若按限额领料单领完料后,用料超出领料量需再领料,工长应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分析造成超额用料的原因。造成材料用量超额,如为劳务队随意下料,长材短用等人为因素造成,超用量由劳务队按原材料价格索赔,并处以罚款;如为相关工长工序安排有误,或翻样错误导致,由相关工长承当相应的责任;如为工程变更所致,立即由钢筋工长填写工程签证单送于预算处,并参与与甲方签证的过程。